|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殺手鑭不只稀土 還有3籌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已證明自己有能力通過收緊關鍵稀土礦物的供應,將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控制武器化。在中國材料短缺威脅到美國生產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Trump)走上談判桌,並於10月30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達成休戰協議,雙方均表示,這項協議將方便稀土的貿易流動。


中國手中的籌碼卻不只限於稀土,其遏制力已延伸至鋰離子電池、成熟制程芯片和藥物成分這三大領域,這表明,美國若想徹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中國的供應鏈主導地位源於其幾十年來奉行的產業政策。


中國的策略是先用低價產品搶占全球市場,讓中國企業在廣泛的供應鏈上占據主導地位,然後引入出口管制,利用這種優勢打擊或威脅競爭對手經濟體。某些時候,一些國家能以更高的成本采購到替代品,但有時卻很難甚至幾乎不可能找到中國以外的供應方。

習近平曾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反對將供應鏈控制武器化,但同時指出,中國必須“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系,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

以下案例說明了中國是如何將出口影響力當作籌碼的。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能源儲存和消費電子產品。掌控鋰離子電池意味著在汽車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占據優勢。

全球最大的兩家鋰離子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CATL)和比亞迪(BYD)都是中國公司。即便是非中國制造的鋰離子電池中也包含大量中國元件。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數據,中國供應商生產全球電池正極材料的79%,負極材料的92%。鋰離子電池還使用諸如鋰等關鍵材料,而中國生產商在精煉化學鋰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63%。中國還控制著80%的精煉鈷供應和98%的精煉石墨供應。

2015年,中國宣布要大力發展本土電動汽車產業,這一目標為成百上千家本土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制造商打開了閘門。從2015年到2019年,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使用經批准的國產電池。

為鞏固對鋰離子電池供應的控制權,中國今年還采取了措施,確保技術不外泄給競爭對手。中國政府7月份表示,對某些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的境外轉讓實行許可制度,並在10月開始對某些制造設備和正極材料實行出口許可制度。


半導體

中國目前約占到全球成熟制程半導體產能的三分之一。盡管這些芯片比尖端芯片更容易生產,但對於汽車、消費電子和國防等行業仍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镓和鍺等礦物也被廣泛用於芯片(包括先進和成熟制程芯片)以及光伏電池等半導體產品。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占到全球镓產量的99%。美國地質調查局稱,中國是全球領先的鍺生產國,但沒有給出確切數字。

中國已投入巨資建設半導體制造能力,力圖實現自給自足。這引發了全球對中國成熟制程芯片產能過剩的擔憂,這可能拉低其他生產商的盈利能力,並最終將它們擠出市場。


中國於2023年宣布對镓和鍺實施出口限制,要求對外國發貨需獲得許可。

最近,中國阻止了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生產的成熟制程芯片的出口,這些芯片用於汽車車燈和電子產品,主要在歐洲生產,但最終從中國出口到世界各地,因為加工和封裝環節在中國進行。

中國表示,阻止這些出口是為報復荷蘭政府從安世半導體的前中國母公司手中奪取該公司的控制權,這家中國母公司已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

在30日“川習會”後,中國表示將允許安世半導體的芯片再次向全球客戶出口。但這一案例仍表明,當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成熟制程芯片制造商無法銷售產品時,會引發何種連鎖反應。在中國采取行動的幾周內,本田(Honda)等全球汽車制造商不得不暫時停產。

制藥

雖然美國藥店或非處方藥櫃台出售的藥品一般不會標明“中國制造”,但藥品中的活性藥物成分或用於制造這些活性成分的前體化學品常常是由中國供應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8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